4月的矿山绿意盎然。漳村煤矿繁忙的生产区与道路相映成景,勾勒出一幅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。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近年来,该矿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导向,不断探索绿色循环发展新路径,着力压减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,以奔跑者的姿态书写绿色答卷。
牵住治污“牛鼻子”
该矿本着“企业发展、环保先行”的原则,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措施,为矿井生态环境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保护。建成处理能力13000m3/d的矿井水处理站和处理能力7000m3/d的生活污水处理站。经过处理的矿井水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,可回用于井下生产及地面绿化,实现矿井污水就地处理、循环利用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。生活污水处理采用“aao+高效脱氮微生物菌种+mbr+折点加氯”处理工艺,矿区生活污水变“清”。
提升发展“含绿量”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该矿以污水处理站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,全面提升水站设施运行标准化、精益化管理,杜绝跑、冒、滴、漏现象,确保废水达标排放。2025年1至4月,该矿完成对固体废物矸石处置量118000多吨,对矸石运输、填埋、碾压、覆土等全过程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了规范处置;该矿在矸石处置管理方面,充分应用“六查”工作法,针对预算、标准、施工工艺、现场管理制度查漏补缺,加强工程施工等重要环节管控,严把工程质量关,完善外委矸石处置管理绩效考核标准,实现安全环保无事故。通过高标准施工、高标准达标、高标准实现“环保达标工程决胜年”,努力实现污水不外排、矸石不外露、煤尘不外扬。
擦亮生态“金名片”
该矿着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,营造“植绿、护绿、爱绿”的浓厚氛围,让绿色成为矿区的主色调。为提升矿区绿化覆盖率,该矿定期开展绿化补种修复工作,分阶段、持续性投入绿化资金,对矿区和周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;加强生态环境治理,分阶段持续投入绿化建设资金,共完成绿化覆盖面积229673平方米;结合当地气候及地形,采取分层绿化措施,提升了矿山的“颜值”。
同时,该矿还增加雾炮车、洒水车、抑尘车等环保装备并加大矿生产区、生活区喷洒频次,确保矿区空气清新。倡导和鼓励广大员工及家属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变,利用微信公众号、电子屏幕、矿区广播等媒介宣传环保知识,从而提升大家环保意识,呼吁员工低碳出行,鼓励大家选择文明、节约、绿色、低碳的生产方式、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,争做“美丽漳村”的宣传者、参与者、推动者,全力营造矿区生态文明良好氛围。
(文 杨静 梦璐)
责任编辑:李世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