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集团“最强采煤队”古城煤矿综采一队
4月29日凌晨,在古城煤矿n1302工作面,综采一队采煤机司机崔琦轻轻按下启动键,机械轰轰地响起,割煤、运输、推溜、移架,采煤设备有条不紊自动运转。随着采煤机滚筒飞转,液压支架“臂膀”不停来回伸缩,滚滚乌金顺着煤壁倾泻而下,皮带源源不断运往地面……
综采一队现有职工278人,其中党员19人。他们牢固树立“风险可控、事故可防”安全理念,不断压实全员安全责任,持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,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,以产量、成本、指标最优为目标,科学合理开展增产增效工作,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。2024年,他们在面对地质条件差、工作面陷落柱等复杂情况下,全年超计划完成生产任务,交出年产量473.7万吨、全员工效130吨/工的亮眼答卷,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强采煤队。
安全高效双达标
“安全是红线,是底线,是生命线,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,每个人都务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不能有丝毫马虎!”综采一队队长张磊在岗前仪式上严肃地说。
记者走进综采一队会议室,职工们正在对观看的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进行深入反思。在反思中,职工深刻认识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,进一步明确了岗位安全职责,提高了精准预判风险隐患能力,为作业安全筑牢坚实防线。
一直以来,综采一队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持续强化安全管理,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、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,通过案例讲解、反思讨论,提醒大家做好风险辨识、隐患排查等工作,切实当好安全第一责任人。在现场安全管控方面,该队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,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,持续优化井下作业环境,落实落细防范措施,针对现场实际情况查漏补缺,保障设施安全可靠、作业环境稳定有序,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。
2024年,该队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自正常生产以来,在n2302工作面首次遇到陷落柱,给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。面对这一情况,该队干部职工没有丝毫退缩,他们迎难而上,迅速组织骨干力量深入施工地点,仔细勘查现场情况,共同研讨施工方案。他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人员出勤、人员分工、机电特殊时间细致化检修等一系列措施,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顶底板控制技术,历时10天安全高效通过n2302工作面陷落柱。
与此同时,该队在生产班交接班期间执行动态交接班,做到交接班期间人停设备不停,有效提高了交接班期间的工时利用率。该队还实行设备超前检修和精细化检修,并实行网格化包保制度,保障了设备开机率,此外,精准控制瓦斯以指导生产,在转载机司机操作处安装瓦斯传感器显示屏,实时显示工作面瓦斯情况,精准控制采煤机速度,并采取割煤、拉架、放煤等错峰作业方式,全面提升割煤效率,实现了每个综采工作面每日6刀正规循环。
为确保煤炭资源“颗粒归仓”,在提升资源回收率方面,该队执行刀煤验收制度,每刀煤割完后验收员会逐一验收工程质量,然后再进行下一刀循环,保证工作面工程质量动态达标。同时持续推进双人交叉顺序放煤管理,坚决做到放不够煤、放不好煤不允许割下一刀煤,保障了单刀产量,实现了颗粒归仓。
创新降本双丰收
综采一队围绕小改小革、技术创新、设备改造、修旧利废等,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,通过“五小”创新,把技术改造和提质增效有效结合。
为了保护顺槽皮带,提高综采工作面皮带的重复利用率,综采一队发明了“一种用于综采工作面转载机卸煤点的搭接装置”,并获得中国职业技术协会煤炭专业委员会三等奖;为避免频繁停止前后溜和转载机进行测量的安全风险,该队研究出了一种便于测量工作面大溜上窜下滑的标尺,人员站在前溜机头位置调整测量标杆与固定线位置,通过机头推溜前后数据变化来确定数据,从而制定调整方案;为了更好的回收乳化液,该队研究了“一种综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乳化液回收的装置”,放液时将放出的乳化液直接进入密闭容器中集中升井进行处置,降低乳化液对环境的污染,防止乳化液超标引发的环保事故……
2024年,该队先后完成自制退锚平台、风动注油装置、掘采煤机采高落地指示仪等“小发明、小创造”,切实让创新的“关键变量”成为增效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在修旧利废方面,该队通过对标学习先进经验与工艺,不断完善优化本队材料配件使用方式,加强材料配件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,实施易损配件的交旧管理制度,促进配件的循环利用,减少浪费。
“为加大材料回收复用力度,我们建立物资回收台账,制定考核奖罚措施,做到废旧、闲置物资统一管理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鼓励员工立足岗位,发挥创新潜能,常态化开展小改小革、金点子征集活动,并配套‘阶梯式’奖励机制,有效激发了全员创新创效热情。”张磊就如何激发全员挖潜增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向记者介绍道。
此外,该队以“人尽其才,才尽其用”为原则,建立健全用工管理制度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用最少的人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量,其余人员从事辅助生产的沿空留巷工作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(文 王亚楠)
责任编辑:李世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