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集团“最强掘进队”新元公司综掘二队一组
不怕任务重,不怕条件差,不怕苦和累。在新元公司,有一支敢打敢拼、锐意进取、勇于创新的星级队组。2024年完成进尺任务3755米,荣获集团“工人先锋号”荣誉表彰,他们就是综掘二队一组。
“六查”溯源筑牢安全防线
晨光初照矿区,综掘二队一组岗前仪式上,队长张卫强的话语掷地有声:“今天正常对3412辅助进风巷进行掘进作业,根据近期‘六查’追溯,暴露出较为突出的问题,咱们在掘进头临时支护骨架网未做到全覆盖、煤头开机前的安全确认抓得不彻底……跟班队长、班组长要充分发挥指挥员作用,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地见效。”
综掘二队一组按照“抓当前与抓长远相结合,抓基础与抓管理相结合”的思路,运用“六查”工作法,全面落实“风险可控、事故可防”的安全理念。多年扎根一线的老员工王玉深有感触:“‘六查’就像我的‘安全搭档’,一刻都离不得。”他记得,不久前在设备调试时,严格执行“查行为”要求,仔细核对操作步骤,发现连接线路接口有细微松动。“若未及时发现,设备运行极可能短路。”如今,“六查”已让他养成“上标准岗,干标准活”的工作习惯,每项操作都经得起检验。
“六查”工作法扭转了队组安全管理局面。张卫强展示的数据令人振奋:现场安全隐患率同比下降47%,员工“三违”发生率同比下降28%。
此外,综掘二队一组还坚持开展“黑色三分钟,生死一瞬间”事故案例警示教育、视频反“三违”、自救器盲戴等工作,杜绝零打碎敲事故。通过“月计划、周考核、日培训”模式,扎实推行“手指口述”,持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操作水平,从根源上防范违章事故,为队组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筑牢安全防线。
勠力同心确保正规循环
“单体柱支设必须达到最大高度,保证掘机在上坡过程中机身不与顶板摩擦!”在3412辅助进风巷施工现场,队长张卫强的指令铿锵有力。
2024年11月中旬,3412辅助进风巷巷道掘进至陷落柱区域,队组第一时间按过陷落柱措施施工,然而在已架设26架t型棚后,掘进掌头煤层坡度骤然增大至17°,固定规格的t型棚成为掘进机爬坡的“拦路虎”。关键时刻,张卫强和技术员王磊立即召集队组技术骨干召开会议,经过反复推演,决定采用单体柱和π型梁组合的可调节支护体系。该方案能够充分发挥单体柱的高度伸缩优势,为掘进机开辟出一条灵活适配坡度变化的“安全通道”。
支护方案的调整仅是攻坚的第一步。在坡度变化节点处,掘进机因高度限制仍无法通行。队组职工手持测量仪反复测算,通过分段支护、精准调节单体柱高度,成功搭建出契合掘进机爬坡角度的支护结构。当轰鸣的掘进机首次顺利通过陡坡段时,现场爆发出热烈欢呼声。
陷落柱顺利通过后,队组乘胜追击,指挥掘进机二次退机铲底,精细调整巷道坡度,并重新支设t型棚加固。这支队伍以“白加黑”的奋战模式,仅用45天便穿越构造复杂地段,较常规工期缩短近一半,同时掘进效率提升40%。
创新管理激发队组活力
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综掘二队一组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,不断完善管理体系,提升团队竞争力。
综掘二队一组以完善监督机制为切入点,增设工资分配监督员、质量检查员等岗位,让队组监督机制更加民主、健全;在人员安排方面,秉持“善于其位者谋其事”的原则,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岗位竞争机制;在物资管理和节能降耗上,建立了完善的物资材料领、用、管和经济核算制度,制定科学可靠的修旧利废措施,坚持日统计、旬汇总、月分析,使节能降耗达到内控指标以下,资源回收率达到95%以上。
此外,该队组积极鼓励创新,每月组织开展岗位小革新、小发明的合理化建议活动;每年至少实施两条能产生直接效益的合理化建议;每季度开展一次岗位练兵、技术比武活动。如今三分之一以上的队组成员都成为了技术能手。
综掘二队一组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他们长期以来坚持不懈、努力奋斗的结果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工人先锋号”的深刻内涵,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和担当。
(文 李佳琦 潘润花)
责任编辑:李世臣